【部分正文預覽】 | 摘要:
采用數學模型法及對比分析法對觀音巖水電站壩址至銀江水電站間的金沙江河段因水電站壅水及水庫調蓄作用導致的水文情勢發生的變化進行了研究。本文研究的河段長約63 km,重點水域為金沙江格里坪到雅礱江河口長約38 km河段,重點時段為魚類繁殖季節3~6月的典型日。研究結果顯示,金沙江攀枝花河段金沙、銀江兩級開發方案實施后,將抬高銀江水電站壩址至觀音巖水電站壩址河段水位,增加河道水深、河寬和水域面積。兩庫區河段的泥沙淤積均不明顯,而研究河段典型日的流量、水位和流速等水文情勢將比零方案在時空上發生顯著變化。
正文:
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電規劃概況金沙江攀枝花河段位于攀枝花市境內金沙江中下段交界處,上起觀音巖水電站壩址,下至雅礱江匯入口,全長53.2 km,天然落差36.7 m,區間流域面積約2 780 km2,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約700 MW,分別占金沙江中游河段的9.44%、4.39%、6.18%和5. 29%[1]。2010 年6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發改辦能源[2010]1313 號文批復同意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按金沙( 1 021 m 正常蓄水位) + 銀江( 998. 5 m 正常蓄水位) 兩級開發方案開發。金沙江攀枝花河段金沙和銀江兩級開發方案主要特征指標為河段總裝機容量845 MW,年發電量約38. 2 億kW·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