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泛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方法。前者要消耗大量能量,運行費用高。后者運行費較低,但甲烷的回收利用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有機廢水中含有大量易生物降解物質,如果能夠利用這些物質直接回收能源則將克服傳統污水生物處理的固有缺點,并從根本上緩解當今人類面臨的水污染與能源短缺問題。
微生物燃料 電池 (Microbialfuelcell,MFC)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融合了污水處理和生物產電的新技術,它能夠在處理污水的同時收獲電能,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MFC的研究始于 20世紀 80年代。20世紀 90年代起 ,利用微生物發電的技術出現了較 大突破 ,MFC在環 境領域 的研 究越加 深入 。1991年開始 出現使用微生物燃料 電池處理生活污水 的范例 『j-2]0然而 ,直到 最近幾 年用 MFC 處理生 活污水得到的電池功率才有所增強。特別是 Logan等研發的以市政及工業污水為底物的新型 MFC,可以在對污水進行生物處理的同時獲得電能,不僅降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而且有望實現廢物資源化。目前,我國僅有極少數單位在微生物燃料 電池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利用微生物將廢水中有機物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既凈化了污水又獲得 了能量,這無疑是污水處理理念的重大革新,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