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界定方法研究 |
文件大小:0.7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8-3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尾閭河段 水動力學特征 界定方法 湘江   |
【摘要】 | 針對從地理區域劃分的角度界定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常常與實際不符的情況,通過分析枯、豐兩期入湖河流與湖泊之間的水動力學作用關系,結合水動力學模型及水流連續性方程,提出入湖河流尾閭河段動態界定方法。 |
【部分正文預覽】 | 摘要: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的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湖關系及江湖水間動力學特征發生了顯著變化[1],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入湖尾閭河段水動力學特征的改變,導致入湖尾閭河段水資源、水環境問題嚴重[2-3]。科學準確地界定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是解決尾閭地區乃至整個流域的水資源、水環境問題的前提基礎與條件,如何正確界定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在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入湖河流尾閭河段是入湖河流下游近河口的某一段距離。但目前,國內外對自然通江通湖河流尾閭河段的界定方法還沒有一個明確和統一的說法。大多數學者在研究中,主要從地理區域劃分的角度界定尾閭河段的范圍。彭文啟[4]等在尾閭河段數值模擬中簡單提到,一般入海( 湖) 河流下游近河口段即為尾閭段。聶芳容、彭建軍、胡旭躍等[5 - 7]分別從地理位置的概念上給出了入洞庭湖的湘江、資水與沅水尾閭河段的范圍,指出,湘江尾閭河段范圍包括了株洲、湘潭、長沙、湘陰在內的沿河堤垸; 資水尾閭包括從益陽以下到三處河口所包含的堤垸; 沅水尾閭河段為德山以下到入湖口的范圍。
綜上可知,目前關于尾閭河段的界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地方隨意性,大都是從地理位置上去劃分尾閭河段的范圍,往往不能動態地反映由于江湖水位、流量、泥沙等變化而引起的水動力學特征的變化。而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受湖泊水文水動力學條件的影響,湖泊水位水量的季節性變化,對入湖河流河道的水動力學條件也產生了影響,將直接影響著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8]。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得出一套入湖河流尾閭河段范圍的界定方法,科學界定出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的范圍,一方面,提出與完善入湖河流尾閭河段界定方法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為該地區流域綜合規劃與水資源開發、水資源保護與水環境治理提供依據。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