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復氧 作為 處理河道 水體 技術在 國內外 已有許 多研 究和應用 [。曝氣 復氧對 消除水 體黑臭 的 良好效 果 已被 國 內一些 實驗 室試驗 及河流 曝氣 中試 所證 實。其原 理是通 過進入 水體 的溶解 氧與 黑臭 物質 (H2S、FeS等 還 原 物 質 )之 間 發 生 了氧 化 還 原 反應 ,有效地改善或緩解黑臭現象;曝氣復氧保證水體的好氧環境,提高水體 中好氧微生物 的活性,達到降解污染負荷的目的。由于河道曝氣復氧具有效果好 、見效快的特點,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 國、法國、英國及中等發達 國家與地區如韓國、香港等在中小 型污染河 流污染 治理經 常采 用的方 法。
盡管河道曝氣技術 已研究和應用 多年 ,但在傳 統的曝 氣工 程 中 ,一般 要求 水 中的 DO 達到 2mg·L(地 表 水環 境 質 量 標 準 GB3838.2002中 V 類 標 準值)甚至更高 (如漁業水體要求 4mg·L 以上 ),這要求必須配套大功率的供氧設施和較大量的能源消耗,從 而其應 用受到 限制 ,特 別在 一些 能源短 缺和 偏遠地區 。如果 能在 保持曝氣復氧優 點 的同時,通 過控制曝氣強度以節約曝氣能耗,從而較大幅度的降低運用成本,其應用范圍將得到較大范圍的拓展。為此,本研究提出旨在降低曝氣強度節約成本的低強度曝氣處理黑臭河道技術。
低強度曝氣技術是以人工曝氣復氧為基礎 ,在滿足污染物去除要求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曝氣強度使水體 中 DO濃度 維持在較 低水平 (約 1mg·L 左右 ),通過一個漸變 的水體生境 改變過程 ,形成 了一種有好氧、兼氧等多種微生物共存的復雜系統,最大限度的發揮生物凈化功 能 ,充分利用水體 DO來去除水體污染物,并實現降低能耗、節省能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