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水環境健康風險評價 |
文件大小:0.1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8-2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致癌物 非致癌物 水環境 健康風險評價模型 伊通河   |
【摘要】 | 根據2006 年吉林省水環境檢測資料,針對水體中污染物質經飲水途徑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風險進行分析與評價。結論揭示了該河段水質的健康風險水平,對伊通河水源健康管理與保護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環境健康風險評是以風險度作為評價指標,定 量描述水體中各類污染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風 險的一種方法[1]。目前,國外在環境健康風險評價方 面的研究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有些發達國家已制 定出適合本國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模型。我國健康風 險評價起步較晚,但經過老一輩地理學家的努力,我 國的水環境健康問題及相關健康風險評價問題已從 傳統的單純水體污染程度的定性描述向現代的定量聯系污染物與人體健康的描述方法轉變[2]。李如 忠[3]運用盲數理論對城市水源地的水環境進行了健 康風險; 何星海等[4]對再生水經呼吸和皮膚暴露途徑 對人體的健康危害進行了風險評價; 耿福明[5]、秦普 峰[6]、曾光明[7]、王大坤[8]等人也針對某些水源或河 段進行了健康風險評價。伊通河作為長春人民的母 親河,河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為使該地區更安全的 飲用水,文章針對伊通河某些河段進行健康風險評 價。評價結果確定了伊通靠山、農安和長春三個河斷面水環境水質情況及水體中有害物質的主次及治理 的優先順序,為該區水環境健康風險管理提供依據和 決策對象。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