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技術綜述 |
文件大小:0.3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2-06-1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微污染 原水 生物接觸 氧化預處理技術   |
【摘要】 | 自從1970年美國新奧爾良市卡洛頓水廠的出水中檢測出第一例水中有機化合物三氯甲烷后,人們已從世界范圍內的水體中檢測出2221種有機化合物,其中765種存在于飲用水中,有20種確認為致癌物,23種是可疑致癌物,18種為促癌物,56種是致突變物。 |
【部分正文預覽】 | <正>1.概述 自從1970年美國新奧爾良市卡洛頓水廠的出水中檢測出第一例水中有機化合物三氯甲烷后,人們已從世界范圍內的水體中檢測出2221種有機化合物,其中765種存在于飲用水中,有20種確認為致癌物,23種是可疑致癌物,18種為促癌物,56種是致突變物。我國于1982~1985年應用GC—MS/計算機聯用技術從黃浦江飲用水系中定性檢出有機污染物303種,共19類。其中已驗證了的屬美國EPA 114種重點有機污染物的有20種。可見,用傳統凈水工藝已無法有效去除飲用水中有機污染物,特別是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及三鹵甲烷前體物(TTHMFP)。 為解決這一問題,出現了各種預處理及深度處理技術和方法,其中生物預處理工藝——即在傳統凈水工藝前增設生物處理裝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