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氫鈉對微波預處理剩余污泥的促進作用研究 |
文件大小:0.2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8-1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剩余污泥 NaHCO3 微波   |
【摘要】 | 為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廠剩余污泥的微波預處理效果,研究了碳酸氫鈉(NaHCO3)對微波處理污泥的促進作用。 |
【部分正文預覽】 |
厭氧消化是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穩定化和資源化的有效途徑和常用技術之一,對污泥厭氧消化預處理方法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有研究表明,污泥水解是厭氧消化反應過程 中的限速步驟。因此,采用適當的預處理方法,打破污泥絮體,破壞細胞壁使有機質溶出,可極好的促進污泥的水解酸化 ,大大縮短污泥的厭氧消化時間。鄭萬里指出,產甲烷菌生長最適宜的 pH范圍是 6.8~7.2,若 pH低于 6或高于 8,正常消化就會遭到破壞_2J。因此 ,厭氧消化系統內必須存在足夠的緩沖物質,如重碳酸鹽,用 以中和產酸細菌產生過量的酸。 20世紀 9O年代初,國外學者開始將微波技術引入污水污泥的處理。田禹等研究指出,適宜的微波輻射可明顯改善污泥結構及脫水性 ,過量 的微波輻射因破壞污泥的細胞壁結構、導致胞 內物質大量溢出、污泥粘度增加 ,脫水性惡化f3J。喬瑋等在 80~170℃進行 1~30min的城市 污水污泥 微波熱 水解 ,結果表明,微波加熱使污泥有機物水解反應快速發生,水解過程受溫度影響顯著。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