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子吸收法測定海洋沉積物中某些金屬元素如: Cu、Pb、Cd、Zn、Cr 含量的測定方法已較為成熟,目前主要 依據海洋領域相關標準方法執行[1-2]。對海洋沉積物中 Fe、Mn、Ni 等元素的研究對于了解海洋生物沉積作用及 海洋沉積物地球化學等有著重要意義[3],而原子吸收法 是目前金屬元素檢測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方法較為成熟, 但在國內海洋環境保護領域內,以原子吸收法測定海洋 沉積物中Fe、Mn、Ni 含量的方法研究仍較少開展,上世紀 八九十年代吳景陽[4]、韓桂榮[5]曾開展過相關研究。國 內其他行業則較早制定了相關標準方法: 水務部門于 1985 年則制定了Fe、Mn 的檢測標準[6]; 環保部門于1989 年制定了水質Ni 的檢測標準[7]; 林業部門于1999 年制定 了森林土壤中Fe、Mn[8-9]的檢測標準; 農業部門于1997 年 開始制定了土壤中Fe、Mn、Ni 的檢測標準[10],中國臺灣省則制定了水質、廢棄物、魚介類中Fe、Mn、Ni 的檢測標 準等[11-15]; 國際及國外也制定了相關標準方法: ISO 制定 了水質Fe、Mn、Ni[16-17]和土壤中Mn、Ni[18]的檢測標準; 美 國的EPA[19-24],歐盟的EN[25-27]也制定了相關的檢測標準 等。隨著我國加大了在海洋環境保護領域的投入,對檢 測技術人員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沉積物中金屬元 素等的檢測標準已不能滿足工作需求,因而開展海洋沉 積物中Fe、Mn、Ni 的檢測方法研究,對于統一標準方法、 滿足檢測技術人員需求及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有著切 實意義。 本文主要以標準方法為框架,著重對干擾及消除、樣 品消解、標準曲線和樣品上機測定等進行篩選、優化,力 求形成能夠適用于海洋行業需求的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