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沉淀池水力特性昀示蹤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8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沉淀池 密度回流 湍流 示蹤實驗 理想流態   |
【摘要】 | 沉淀池構型不同其內部的流體流動特性差別很大、沉淀效率也存在很大差別。目前一般認為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的沉淀池較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式的具有優勢.然而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的沉淀池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進、出水不均,絮狀污泥上浮等,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的研 究加以改進。本文采用示蹤實驗技術分析了1/4圓周的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沉淀池內水流的流態。結果表明:(a)水流流動多環繞池壁,不能遍布整個沉淀池。降低了沉淀池的容積利率;(b) 在池中心區域的水長期滯留于池中,不易參與交換,從而造成處理效率降低;(c)實驗是以自來水為原水進行的,實際情形混合液濃度為3000—4000mg/L,勢必會減少流體繞邊壁流動的動量。因而實際情形的流場有待于進一步的測量 |
【部分正文預覽】 | 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向心輻流式二沉池80年代之后越來越廣泛地得到了應用.周邊進水的輻流式沉淀池是一種沉淀效率較高的池型,與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淀池相比.其設計表面負荷可提高1倍左右。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沉淀池的流態適應進出水之懸浮物濃度差所引起的密度流流態。避免了平流式、普通輻流式沉淀池中由于密度流所引起的各種短流、環流等不良影響,因而容積利用系數高。對應進、出水槽位置的不同,中心進水與周邊進水沉淀池的容積利用率各不相同 .然而實際運行的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向心輻流式二沉池常常未能達到如此理想的效果。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沉淀池的配水均勻性很難控制.對池子設計的很多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這也是很多已建的此種類型的沉淀池實際運行情況與理論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對其配水均勻性的控制,并且取得了~ 定的成果.周邊進水周邊出水式沉淀池配水均勻性的計算方法常用的有等孑L距法、等寬度法、等流速法等。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