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入海河流和排污口水體中壬基酚的污染狀況調查及入海通量核算 |
文件大小:0.3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0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膠州灣 入海河流 污水處理廠 壬基酚 通量   |
【摘要】 | 調查了2009 年枯水期和豐水期膠州灣河流入海口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壬基酚污染狀況,并初步估算了膠州灣陸源壬基酚的入海通量。結果顯示,入膠州灣各河流水體中壬基酚濃度差異較大,枯水期和豐水期分別為0. 11 ~ 3. 17μg /L 和0. 09 ~ 10. 8 μg /L,其中墨水河污染最為嚴重,其次為婁山河、海泊河、躍進河、李村河、大沽河、鐮灣河和白沙河,而洋河污染則相對較輕; 各污水處理廠出水口壬基酚濃度相對穩定,枯水期和豐水期為0. 11 ~ 0. 17 μg /L 和0. 15 ~ 0. 29μg /L。枯水期和豐水期膠州灣壬基酚入海通量分別為6. 5 kg / d 和11. 8 kg / d。 |
【部分正文預覽】 | 壬基酚是一類典型的內分泌干擾物,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并長期蓄積,是聯合國環境保護署規定的27 種優先控制的持久性污染物之一[1]。環境中的壬基酚主要來源于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分解或代謝,目前該類表面活性劑在歐美等國家部分行業已被禁用,但中國仍廣泛應用于日用化工、紡織、造紙和醫藥等多個行業[2]。據估計,每年約有5 × 105 t 的壬基酚進入水體或土壤[3],為環境中常見的一類重要污染物。 作為青島的母親灣,膠州灣是青島市社會、經濟和環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青島市的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水的65% 左右污染物通過河流徑流和排污口排入膠州灣沿岸水域,是膠州灣各類化學污染物的最主要來源[4]。隨著青島市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大量增加,排入膠州灣沿岸各類化學污染物包括壬基酚的入海總量可能大量增加,由此導致膠州灣水質惡化,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該文在2009 年8 月和12 月對入膠州灣河流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壬基酚濃度分布調查的基礎上,初步估算了膠州灣壬基酚陸源入海通量,以期為評估壬基酚對膠州灣的生態風險、控制和削減壬基酚污染物入海總量提供基礎。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