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功能Ⅲ級區是流域環境管理的基本單元,其劃分的目的是識別Ⅱ級區水生態功能的主導類型,為制訂水生態保護目標的提供技術支撐,規范區域內的人類活動規模、范圍以及區域的開發利用程度,從而達到水生態保護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相協調. 最初,生態功能是指不同生境、生物及生態系統的性質或過程[1],體現的是生態系統本身所具備的一種基本屬性,它獨立于人類而存在[2],這一概念在基礎生態學界被廣泛使用[3-9]. 隨著人類和生態系統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從為人類服務的角度出發,生態功能的概念得到了擴展,出現了生態服務功能的概念,其不僅體現了生態系統自身的功能,而且強調了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取的利益( 如食物、旅游等[10-12]) ,體現了生態系統對人類的服務,關注了基于生態系統過程而產生的服務和產品[13-17].有學者將生態服務功能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功能和社會功能[18]. 其中,自然功能包括水文支持功能、生物多樣性維持功能、生境維持功能等; 社會功能包括漁業、資源供給、水資源利用、人文景觀、休閑娛樂、場所及形象功能等方面. 然而,生態服務功能的類型是基于生態系統過程和人類發展需求而定的[19],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這就給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Wallace 等[20-21]在分析有效分類元素的基礎上,針對自然資源管理提出了生態服務功能的分類框架,指出生態系統的社會文化服務功能是面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Constanza[19]指出,要對生態服務功能進行分類需遵循2 個原則,即基于生態系統功能的空間性和排他性. de Groot[10]提出,確定生態系統功能類型要注重功能分析,從生態系統的復雜過程中凝練出主要的幾類生態服務功能. 可見,隨著人類對生態系統關注領域的改變以及生態管理需求的提升,生態服務功能類型也在不斷增多. 該文所闡述的水生態功能區劃分,是基于生態服務功能的內涵,開展了流域水生態功能的主導類型識別及其劃分技術研究,提出了劃分的目標、原則,功能評價和空間疊加及功能區命名等具體方法,并且以太子河流域為例,進行了水生態功能Ⅲ級區劃分技術的實施,劃分出具有明顯水生態功能差異的空間單元,以期為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制訂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