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yè)網(wǎng) > 論文 > 聚硅酸鐵(PSF)混凝劑攪拌動力學的特性及理論分析
聚硅酸鐵(PSF)混凝劑攪拌動力學的特性及理論分析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fā)布時間:2013-07-20瀏覽次數(shù):次
【中文關(guān)鍵詞】 | 聚硅酸鐵 水質(zhì) 混凝動力學 GT值   |
【摘要】 | 以水玻璃、硫酸亞鐵及氯酸鈉為原料,制備聚硅酸鐵(PSF)混凝劑;用透射電鏡觀察PSF的微觀形態(tài),針對模擬水及松花江水,采用正交實驗從GT值來研究攪拌條件對PSF混凝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PSF是由許多鏈節(jié)樣物種連接而成的分維數(shù)很大的敞開式枝狀結(jié)構(gòu),并且形態(tài)大小不均,覆蓋范圍很寬。對于不同的水質(zhì),PSF的最佳攪拌動力學條件基本一致,快攪200r/min,2min,慢攪梯度為:60r/min,3min,40r/min,5min,20r/min,2min;快攪和慢攪要密切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混凝效果;快攪GT值是決定混凝平衡、絮體破碎的關(guān)鍵因素,同時要求適度的快攪速度、稍長的快攪時間,并且要求初始速度較快的慢攪時間較長。 |
【部分正文預覽】 |
混凝主要包括凝聚過程和絮凝過程 ,凝聚過程(快攪)就是通過劇 烈攪拌使混凝劑快速擴散 、水解以至遷移到雜質(zhì)顆粒表面使其脫穩(wěn) ,形成微絨體的過程 。絮凝過程 (慢攪 )就是通過機械或水力攪拌促使斥力減小的微絨體碰撞凝聚,逐漸形成較大絨體的過程。影響混凝過程的兩個重要 因素是混凝動力學和混凝劑。表征動力學的兩個 參數(shù)是 G值和 GT值 。G值 ,即 Camp準數(shù)【1】,是指單位體積 的能量輸入 ,可以反應在時間 時顆粒數(shù) n的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了顆粒 的大小。常規(guī)上一般 用 G 值作為控制和衡量混凝動力學過程對混凝 性能影響的重要參數(shù)。混凝的另一個主體是混凝劑,無機 Al、Fe 鹽混凝劑因價格低廉 、效果 良好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Al對生物個體具有累積毒性 ,所以 Fe 鹽的發(fā)展成為未來的趨勢 。聚硅酸鐵(PSF)是上世紀 9O年代初人們開始涉足開發(fā)的復合無機高分子鐵系混凝劑 中的一個新品種is],成本低 ,混凝效果優(yōu)異 ,有 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關(guān)于動力學過程對其混凝性能的影響未見有報道 。本文針對水質(zhì)差別較大的松花江水和模擬水,研究動力學對 自制的 PSF混凝性能的影響,并且對不同混凝階段的 GT值對混凝效果的影響進行 了詳細的分析 ,以在最佳制備條件下找出 PSF的最佳混凝動力學環(huán)境,為其 以后的推廣應用提供基本的操作條件。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