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城市的發展不同程度上受到干旱缺 水、洪澇災害、水環境惡化的影響[1]。水資源短缺 是全國大多數城市存在的問題[2]。所含污染物超 標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湖泊,影響了城市 水環境質量。雨水資源利用能緩解水資源緊張,減 輕排水和防洪壓力,是保護水環境、實現宜居城市目 標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世界五大洲約4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雨 洪資源利用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德國是歐洲開展 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國家之一,早在1995 年,其首 都柏林市就設計安裝了許多雨水利用設施,如,貝爾 斯-魯德克街區利用7 000 m2 集水面積的屋頂和街 道、停車場、廣場收集雨水,雨水經處理后用于花園灌溉和廁所沖洗,在源頭上保留了58% 的雨水,每 年節約飲用水大約2 430 m3,保護了相當數量的柏 林地下水,同時也減少了暴雨造成的污染[3]。 我國雨水充沛,雨水資源是我國可利用的淡水 資源之一[4],但降雨多集中在6—9 月份,且雨水隨 徑流排走,使地下水補給不足。我國雨水資源化利 用尚不普及,除部分地區建立了小型雨水收集利用 系統外,大部分地區的雨水利用還處于研究階段。 筆者認為,在住宅小區和公園的規劃和設計中,應考 慮雨水資源的控制利用,要采用規模化的雨水利用 系統,建設雨水利用示范工程,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 新概念,實現雨水資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