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業生產密集發展而人口又相對稠密的地區對 水資源的需求量通常比較大, 而因自然供水條件所限 和用水方式的不合理往往造成供需水缺口比較大,很 多時候處于貧水狀態。更為嚴重的是,因過度取水造成 這些地區生態系統呈現根本性的退化趨勢。所以如何 合理規劃利用水資源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以實現可持 續發展已是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前 提是首先從機理上弄清地表水資源的基礎—地表徑流 在一定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的形成規律及可能對其 發生的影響。 南四湖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水域總面積1 266 km2, 流域集水面積30 230 km2。作為河湖系統的南四湖并 不是一個單獨的湖,它是由北向南連續分布的微山湖、 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4 個相連湖的總稱,相互之 間由自然和人工河道相連。根據地形特征與徑流的形 成關系可以把整個流域劃分成3 個徑流區域(見圖1)。 Ⅰ區為湖區西北部的低洼地區, 主要通過包括水閘的 運河體系自黃河和大汶河取水, 當然這些運河也與該 區的天然河道相連。該區域徑流水質很差,無法達到飲 用水標準,只能作為工業和農業用水。Ⅱ區位于流域的 東北部山地,地形坡度較大,水量主要來自于河流的天 然徑流。為調蓄水資源,這些河流的上游大都修建了水 庫。這部分區域徑流的水質較好,可以處理后作為飲用水。Ⅲ區包括平原部分的天然河道徑流區,這些河流 分別位于流域的西南、東南、東北等地區,大都流經人 口稠密地區,水質狀況較差,水量的消耗主要用于生 產和生活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