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江河原水高效凈化關鍵技術與示范 |
文件大小:0.3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6-2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異臭味 溴酸鹽 紫外線組合消毒工藝 粉末活性炭與膜組合工藝 水專項   |
【摘要】 | 以去除水中微量有機物和改善異臭味為目標,通過臭氧—活性炭功能強化和紫外線組合消毒關鍵技術在水廠的集成應用,保證出廠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的要求。同時,開展若干高級氧化技術的中試研究,為其在上海的應用奠定基礎,對污染較嚴重的黃浦江原水提供可供選擇的技術解決方案;針對長江陳行水庫原水開展若干深度處理的中試對比研究, 解決季節性的污染問題,為長江原水提供經濟適用的深度處理技術方案;通過粉末活性炭和膜組合工藝的應用,為其推廣和水廠技術升級改造提供可供借鑒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
【部分正文預覽】 | 上海地處長江下游,境內河網密布,水資源豐 富。但由于地表水污染較嚴重,且受到咸朝的影響, 飲用水水質難以全面達到新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 生標準》要求。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①異臭味較嚴 重;②有機污染物去除率有待提高。 根據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目 標,圍繞上海市執行國家最新飲用水標準與保障飲用 水安全中產生的重大技術與工程建設需求,針對上海 市水源水質中的異臭味、高溴離子以及有機物較高等 水質問題,研發異臭味物質識別與控制、溴酸鹽生成 削減與微生物安全控制等高效凈化關鍵技術,通過水 中典型臭味物質識別與控制技術、溴酸鹽抑制技術工 程化應用、原位利用水中錳離子的催化氧化技術、紫 外線組合消毒技術以及超濾膜與粉末活性炭組合工 藝等關鍵技術集成,經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創新 相結合,建成規模60萬m3/d的臭氧—生物活性炭與 紫外線組合消毒示范工程和3萬m3/d的粉末活性炭 和超濾膜組合工藝示范工程,強化了特征污染物的去 除,出廠水穩定達到國家GB 5749—2006的要求,為 我國解決類似水源水質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