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的改性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3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聚氨酯 改性 化學氧化—明膠蛋白接枝   |
【摘要】 | 采用化學氧化—明膠蛋白接枝技術對普通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進行改性,并對改性前后填料的表面特性、掛膜速度、生物膜量及除污性能等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改性填料表面的C—O 鍵所占比例提高了47. 86%,C—C、C—H 鍵所占比例下降了50. 66%; 改性填料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親水性提高; 與未改性填料相比,改性填料的生物膜量提高了30%,生物膜量的平均增長速率提高了47%; 與未改性填料相比,改性填料對COD 和氨氮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 |
【部分正文預覽】 | 生物填料是生物膜水處理技術的核心之一,而填料材質將直接影響廢水處理的效率和運行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的填料材質為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積大、流通阻力小等優點,并具有97%以上的空隙體積[1]。但該填料的掛膜是通過泡沫體與微生物之間的物理吸附實現的,故生物膜附著不夠穩定,易脫落而導致廢水處理效果降低。因此,需對該填料進行改性處理[2]。筆者采用化學氧化—明膠蛋白接枝技術[3]對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進行改性處理,通過將明膠蛋白接枝到經過強氧化劑氧化的填料表面達到填料改性的目的。化學氧化可提高填料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其真實表面積,降低表面的接觸角,有利于改善其親水性能; 表面接枝是使主干聚合物與具有極性基團的單體在側鏈上發生聚合反應,形成接枝共聚物。這兩種基本改性技術都有方法簡單、反應周期短、反應區域易控制的特點[3]。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