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我國生活垃圾填埋處置率為78 %[1],有效處理滲濾液是填埋場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2-6]。由于生活垃圾組分復雜,導致其滲濾液組分變化大,污染物濃度高,COD、BOD 等濃度可達到數萬mg / L 以上[7]。采用常規的厭氧-好氧等生物法處理后,仍有很多難降解有機物大量存在于滲濾液中,生化處理后COD 在500~2 000 mg / L 范圍內[8],還需進一步深度處理。
水化反應對于滲濾液尾水具有一定的處理效果,但水泥水化過程非常復雜,且進程極易受有機物組分濃度等影響,有機物對水泥顆粒和水泥水化顆粒都表現出顯著的吸附,吸附的化合物將改變水泥顆粒的表面特性進而影響它與液相以及與其他水泥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9]。朱啟紅[10]用水泥處理垃圾滲濾液顯示濁度、六價鉻、銅離子和COD 均得到了較好的去除效果。宋玉等[11]研究了水灰比、反應時間等因素對水泥處理滲濾液尾水效果的影響,并探討了水泥對滲濾液的處理機理,包括表面吸附和水化反應過程兩個方面。此前研究多選用單組分水泥,而不同水泥由于成分不同對水化進程影響較大,特別是不同水泥之間的水化過程會相互影響,水化產物之間可能存在未知的協同促進作用。因此筆者選取了硅酸鹽水泥和高鋁水泥兩種不同的水泥,探討了兩種水泥的復合比、初始pH、振蕩速率、反應時間等條件對處理滲濾液尾水的影響,并解釋了滲濾液尾水中有機物的去除過程和兩種水泥的相互作用對尾水中有機物去除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