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構型活性炭濾池微生物分布特征與運行效能 |
文件大小:0.6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1-1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煤質顆粒破碎炭濾池 微生物 源江水廠 生物活性炭   |
【摘要】 | 對比研究了生產性煤質柱狀破碎炭和煤質顆粒破碎炭濾池中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運行效能,以期為上海閔行源江水廠生物活性炭單元的穩定高效運行提供指導。 |
【部分正文預覽】 | 目前,活性炭技術已經成為去除飲用水中有機污染物最通用和最有效的深度處理技術之一。在應用活性炭進行飲用水深度處理時,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活性炭表面會生長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從而形成具有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協同凈水作用的生物活性炭。目前水廠深度處理工藝中使用的活性炭主要是煤質活性炭,包括柱狀破碎炭和顆粒破碎炭等[1 ~ 3]。不同構型活性炭濾池的微生物附著特征以及運行條件對生物活性炭的凈化效能影響如何,都將直接影響水廠今后對活性炭的選擇和深度處理工藝的運行調控。 筆者針對上海閔行源江水廠新投入使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 O3 /BAC) 凈水工藝,在對現有深度處理工藝運行效果進行系統評價的基礎上,開展了煤質柱狀破碎炭和煤質顆粒破碎炭表面微生物的附著與分布特征比較,并考察了不同運行條件下不同構型生物活性炭濾池對水質的凈化效果,以期為該水廠生物活性炭單元的穩定高效運行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