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庫庫區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 |
文件大小:0.5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1-1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密云水庫 人工草地 水土保持 生態與經濟效益   |
【摘要】 | 通過篩選抗逆性強、地表覆蓋性能和水土保持能力好的草種,在密云水庫庫區進行人工草地建植,形成庫岸草地防護帶,提高庫區植被覆蓋度和草地第一性生產力,加速荒坡地植被恢復和土壤結構改善,增強坡地水土保持能力,減少庫區水土流失,取得良好的生態與經濟效益。 |
【部分正文預覽】 | 密云水庫位于北京東北部淺山出口地段,是北京市最大的飲用水源地,總庫容43.75億耐,水域面積188kmZ,流域控制面積l萬5788km21,]。密云水庫庫區從沖積扇平原地段到較陡山地,地形地貌變化多樣,且以土石山區和淺山丘陵為主,植被覆蓋差異較大,受地形、土壤、氣候等影響,水土流失普遍存在岡。其中,水庫內湖地區地形坡度4“一20“,屬于中等程度淺山丘陵地段,并有50%地段用于農田耕作,且該地帶常因庫區水位下降,出現大面積的裸露荒地,土壤結構差、肥力瘩薄、短期內天然植被難以有效覆蓋,雨季極易發生水土流失,嚴重制約著本地區的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131。與此同時,目前密云水庫庫區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仍以混凝土、砌石等工程措施為主,生態治理效果不明顯l4],而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物措施作為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生物措施)之一,在我國水土流失防治中已初顯成效閻。其中,草本植物由于其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長速度快而被廣泛應用。因此,通過篩選抗逆性強、覆蓋速度快、水土保持功能好的草種,在密云水庫內湖裸露坡地進行人工草地建植,形成庫岸草地防護帶。一方面可以改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