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 的北京市平原區流域水系劃分方法探討 |
文件大小:0.2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1-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北京平原區 水務普 查GIS 流域水系 邊界劃分   |
【摘要】 | 結合北京市平原區實際特征, 通過確定平原流域水系級別和劃分的原則, 基于北京市全要素數字地形圖、DEM、航片、行政區劃圖和城區排水管網等基礎數據, 應用GIS 提取平原河網數據,探討平原區流域劃分方法, 并對北京平原流域水系進行邊界劃分, 得到普查標準以上不同水系和級別河流名錄與數量, 以滿足水務普查和其他水務業務需要。 |
【部分正文預覽】 | 北京市雄踞華北大平原北端,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 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 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 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大平原, 海拔高度在(20~60) m [1]。境內貫穿五大河, 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 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全市面積16 410 km2, 其中平原面積6 338km2, 占38.6%, 覆蓋了北京市整個規劃城區及高新開發區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區域。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 完成北京市第一次水務普查河湖專項普查工作, 滿足流域治理和水務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 做好平原區流域水系的劃分是水務普查工作的基礎, 同時在流域治理、規劃、水文監測等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整合多年水務業務工作的經驗和數據, 依托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和DEM 以及排水管網數據, 基于GIS 制定全市統一、標準的平原區流域邊界, 作為其他一系列工作實施的基礎, 以滿足北京水務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為北京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基礎資料支撐。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