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水量均衡法的探討 |
文件大小:0.2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1-2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地下水 水資源評價 水量均衡法 補給資源量 可開采資源量   |
【摘要】 | 地下水資源評價旨在摸清地下水文地質條件、查清地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計算和評價地下水補給資源量和可開采資源量。常用方法有水量均衡法、開采試驗法和數值模擬法等。重點討論了水量均衡法評價過程及其優缺點。若能結合開采試驗法或數值模擬法進行評價, 可提高評價精度,評價結果將為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
【部分正文預覽】 | 水是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地下水作為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在我國北方廣大平原地區。據估算, 北方平原區地下水資源共約1 500 億m3, 占全國平原地區地下水 資源的78 %, 地下水已成為北方地區城市生活和工農業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1]。但是目前, 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缺乏宏觀規劃和科學嚴格管理, 導致地下水嚴重超采、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地下水受到普遍污染等問題。地下水資源量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查清地下水資源時空分布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富水性、水循環特征等信息, 為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提供科學方法。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