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劑在延慶縣污水處理廠深度凈化處理中的選擇性研究 |
文件大小:0.6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1-2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硅藻土 S 試劑 微砂 絮凝沉淀 擴建改造   |
【摘要】 | 以微砂、硅藻土及S 試劑作為絮凝劑, 對延慶縣污水處理廠原水進行絮凝試驗, 系統考察了3 種絮凝劑進行處理時的最優條件。試驗發現, 硅藻土對原水有很強的絮凝和脫色效果,原水的CODC r、TN、TP 去除率可分別達到37.9 %、58.6 %及98.08 %, 處理后水樣上清液清澈,無懸浮物質。對比試驗結果表明, 微砂對原水的處理無效果, 硅藻土處理原水的綜合性能明顯優于S 試劑。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307—2005)的實施, 延慶縣污水處理廠需進行改造, CODCr及總磷(TP) 的排放標準由60 mg / L、1.5 mg / L 需提升至50mg/L、0.5mg/L。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為3×104m3/d,改造后仍保留現有處理規模, 改造后工藝為A2/O+MBR+03, 如圖1 所示。由于原污水處理系統最大處理能力為2.3× 104m3/ d,膜系統設計最大處理能力為1.8 × 104 m3 / d, 因此在污水處理廠改造階段有5 000 m3 / d 的污水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深度處理, 即需要應急處理措施, 以防止污水處理廠出水對受納水體造成污染。目前國內外對于污水應急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學藥劑法和應急處理池等方法, 由于污水處理廠改造完成后, 將不再使用應急方案, 顯然應急處理池方法既不經濟也不實用。化學藥劑法即絮凝沉淀法, 則具有操作簡單、應用廣泛、處理成本低等特點, 因此本工程應急方案采取強化絮凝法。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