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AMBBR/好氧工藝對低碳源污水的脫氮研究 |
文件大小:0.3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0-07-2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水解 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低碳源城市污水 脫氮   |
【摘要】 | 針對低碳源城市污水脫氮難的問題,設計了水解/缺氧懸浮填料移動尉好氧(H/AMBBR/O)組合工藝,研究了其主要影響因素及最佳參數值下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當水解池、AMBBR、好氧池的HRT分別為2.5、3、6h,硝化液回流比為300%,填料投配率為30%,水解池的污泥回流頻率為4次/d、回流量為5L/次(MLSS≈5g/L)時,組合工藝的處理效果最佳,對COD、氨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8.23%、98.31%、72.09%,平均出水濃度分別為26、0.89、16.35mg/L。當T〈18.0℃時硝化不完全,工藝的處理效果明顯變差。將二沉池污泥回流至水解池既增加了反硝化的碳源,又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減量率達56%以上。 |
【部分正文預覽】 | 我國南方城市污水的COD普遍較低(250 mg/L左右),而TN含量卻相對較高(≥40 mg/L),屬于低碳高氮污水。若使用傳統的A/O工藝對這類污水進行脫氮,則反硝化過程會由于缺乏足夠的碳源而導致反硝化效率很低,因此對總氮的去除率通常不高。有研究表明,剩余污泥的成分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所占比例分別為50.2%、26.7%和20.0%,這三類物質都屬于可慢速生物降解碳源,可被微生物分解而溶出大量的溶解性COD(SCOD)和高濃度的短鏈脂肪酸(SCFA) 。若將這部分物質作為碳源用于低碳源污水的脫氮,可大大提高系統的脫氮效率,節省外加碳源費用,同時還實現了剩余污泥的資源化和減量化,減輕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的負擔。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