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TU污泥水解酸化液用作A^2/O系統脫氮除磷碳源的研究 |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0-07-0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剩余污泥 水解酸化 補充碳源 脫氮除磷   |
【摘要】 | 實際生活污水多屬于低C/N值水質,無法同時滿足脫氮除磷對碳源的需求。為此,采用批量試驗考察了剩余污泥的水解酸化產物用作脫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污泥經水解酸化后SCOD的溶出率達到80%,其中VFAs占43.2%,VFAs總量是生活污水的3倍多。以污泥的水解酸化液和生活污水作為反硝化電子供體時,最大反硝化速率分別為2.7和1.6mgNO^-3 -N/(gMLSS·h)。將污泥酸化液用作A^2/O系統的補充碳源,可提高系統的負荷,對NH^+4 -N、TN及PO^3-4 -P的去除率分別為92%、77.1%和89.4%。其中,對TN和PO^3-4 -P的去除率比投加甲醇分別提高了5.2%和4.8%。投加乙酸鈉、甲醇和水解酸化液時,A^2/O系統好氧區的吸磷速率分別為1.2、0.7和0.9mgPO^3-4 -P/(gMLSS·h)。可見,污泥酸化液適宜用作A^2/O系統的補充碳源。 |
【部分正文預覽】 | 常規的活性污泥法脫氮除磷系統中往往存在聚磷菌和反硝化菌競爭碳源的問題,因此生物脫氮除磷系統成功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有適宜利用的碳源,且這些碳源主要以揮發性脂肪酸(VFAs)的形式存在 。當溶解性COD(SCOD)含量很低時,有必要補充諸如甲醇、乙酸等碳源。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