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改性的雙氰胺-甲醛絮凝劑脫色性能研究 |
文件大小:0.3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0-01-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絮凝劑 脫色 改性劑 染料廢水   |
【摘要】 | 制備了一系列結構性能相異的雙氰胺-甲醛絮凝劑,用 FT- IR 表征。結果表明,加入氯化銨有助于生成表面帶正電荷的高分子聚電解質;脲促進反應物聚合成線性高分子,加強絮凝架橋作用;而六次甲基四胺無改性效果。以模擬染料廢水考察脫色效果及CODCr去除率發現,在較大投藥量范圍脫色效果良好,但過大的投加量會引起CODCr增大。 |
【部分正文預覽】 | 一直以來, 印染工業廢水作為最大的環境污染源之一造成了諸多危害。其廢液水量大, 成分復雜且色度深, CODCr 含量高且不易生物降解, 是很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目前, 國內外針對不同廢水水質開發出多種處理方法, 如吸附法、 絮凝法、 氧化法〔 1〕 、 生物法〔 2〕 、 溶劑萃取法〔 3〕 等。其中, 絮凝方法以其經濟、 簡便及對廢水處理的高效而得到了諸多關注。 而高效絮凝劑的研發人們一般通過改進反應條件〔 4〕 、 添加不同改性劑〔 5〕 、 選用多種聚合方法〔 6〕 等手段來實現。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