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計數法用于給水廠濾池運行的研究 |
文件大小:0.5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07-0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給水廠 顆粒物計數 過濾 濾速 濁度   |
【摘要】 | 以上海地區的兩種原水和不同過濾工藝為例 ,采用生產性試驗與模擬柱試驗相結合的手 段,探討了顆粒計數法與濁度聯合用于過濾環節運行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 ,濾 料層不同深度出水的顆粒數超過 50 粒/ mL 的穿透時間與濾速之間存在正相關性;濾后水的顆粒物 數量變化比濁度更靈敏地反映濾池運行狀況;初濾水存在顆粒短時穿透現象 ,且以小于 10μm 的顆 粒為主 ,為防止 “兩蟲” 所引起的風險 ,生產性運行時需采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利用顆粒物對數去除率指標可以綜合判斷濾池的運行狀況 ,有助于提高濾池的工作效能。 |
【部分正文預覽】 |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的飲用水源水質量下降,而對飲用水的水質要求日趨嚴格,如何提高凈水效能,保證優質合格的出廠水是許多給水廠面臨的艱巨任務。過濾是飲用水凈化的關鍵環節,濾池的運行效率直接影響出廠水的水質好壞,因此,對濾池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并及時掌握水質變化信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