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同時測定水中Cr(Ⅵ)、Cr(Ⅲ)和總鉻的條件優化 |
文件大小:0.1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2-2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分光光度法 鉻 二苯碳酰二肼 顯色反應   |
【摘要】 | 實驗中用過硫酸銨代替高錳酸鉀將Cr( Ⅲ) 氧化成Cr( Ⅵ) , 再與二苯碳酰二肼(DPCI) 進行顯色反應。利用Cr( Ⅵ) 與DPCI 的顯色反應及可見光譜法建立了同時測定水樣中痕量Cr( Ⅵ) 和Cr( Ⅲ) 的方法。用此方法對含有Cr( Ⅲ) 和Cr( Ⅵ) 的混合水樣進行測定, 分析效果良好。對影響各反應的條件及檢測條件進行了優化研究, 建立了快速、簡便、可靠地測定水樣中鉻含量的方法。 |
【部分正文預覽】 | 鉻通常以三價和六價的形式存在。Cr( Ⅲ) 對人體健康有益, 有利于胰島素發揮作用, 維持正常糖代謝, 促進造血功能〔1〕。而Cr( Ⅵ) 卻有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2〕。通常用二苯碳酰二肼(DPCI) 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等測定鉻。然而在用分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法測定總鉻和Cr( Ⅲ) 時, 要先在酸性條件下用高錳酸鉀把Cr( Ⅲ) 氧化為Cr( Ⅵ) , 再用NaNO2 還原KMnO4, 過剩的NaNO2 再以尿素分解。用這種方法如果操作不當, 過量的NaNO2 在酸性條件下能使Cr( Ⅵ) 重新還原成Cr( Ⅲ) , 而用過硫酸銨代替高錳酸鉀, 能避免上述問題。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