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霧霾頻頻來襲,多個城市PM2.5指數爆表,有些地區PM2.5甚至飆高到近5年來最高值。霧霾污染出現頻率高、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長,得到了比以往環境污染事件更多的關注,也使民眾和社會輿論真正把環境問題和自身利益緊密聯系起來。
據工信部網站9月18日消息,為落實國 務院印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提升我國環保技術裝備發展,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環保部等五部委聯合制定了《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實施周期為三年,到2016年底,國內環保裝備工業生產總值達到7000億元,2014-2016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頻頻來襲的霧霾,在導致惡性疾病高發的同時,也催生了巨大的環保商機。根據《方案》,到2016年,針對危害大、影響面廣的霧霾、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將重點開發推廣一批急需的技術裝備和產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創新能力,推動先進成熟技術產業化應用和推廣,高效低耗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提升優勢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杭州天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耿俊嶺表示“目前我們國家環境保護形勢嚴峻,而環保技術和裝備跟不上需求,此次方案的發布對提升我國環保設備技術水平意義重大,政府對除塵的關注,必將為整個行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這是超越任何行業的長景氣周期。預計未來5年為治理大氣污染全社會投資將接近1萬億元,環保產業將迎來景氣周期,采用先進裝備和技術實現達標排放成為了眾多工礦企業的必然選擇,天明環保恰恰具備了這一前沿優勢。”
據了解,近年來,天明環保聯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傳承兩彈一星的創新精神,共同開發軍轉民技術的環保技術裝備——除塵脫硝一體化的煙氣一體化凈化裝備,配套到300MW級別的發電機組,并在國內首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轉動極板電除塵器和除塵用脈沖電源,打破了國外公司長期的壟斷,為國內用戶提供了價格合理的新技術產品,樹立了除塵行業創新先鋒的形象。天明環保研發的濕式靜電除塵器更是在提高濕式靜電除塵器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及減少用水量的同時保證收塵板的水膜均布及陰極線和集塵極的高效清灰方面有專有技術,新近實施的300MW發電機組配套濕式靜電除塵器的用水量僅為國內外主流技術的50%。
五部委力推國產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將在研發補貼、擴大市場需求等方面推動相關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產業加速發展。而擁有相關技術的環保類上市公司將明顯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