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云南曲靖鉻渣污染事件備受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赴云南了解當地水污染真實情況并進行調查的綠色和平組織今天(30日)在北京發布相關結果。
綠色和平是國際環保組織。在云南鉻渣污染8月中旬被曝光后,綠色和平派出調查組從8月17日到25日(歷時19天)前往云南進行實地調查。調查小組在前方對水體進行了快速檢驗,并且采集樣本、現場封存,將樣本送到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
根據其調查結果,在擁有14萬噸鉻渣的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廠區東南側地下水出水口六價鉻的濃度超過標準242倍,該區域水稻田中存水的六價鉻濃度高達限值的126倍,而工廠附近用于灌溉農田的南盤江水中的六價鉻濃度超過5類水標準2倍。簡單的說,5類水就是不可以飲用的水。
確鑿證據已表明,這些堆積了數十年的鉻渣已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并時刻威脅著當地居民的健康。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地居民目前仍在已被嚴重污染的地區耕種、放牧或使用受污染的水進行灌溉等。同時,居民們通過各種途徑,暴露出鉻污染之下,而且沒有人對他們進行警示或限制。
根據調查組反映的情況,有村民向他們反映,8月17日,有村民家里的牲畜死于該區域。該區域所種植的水稻約有200余畝,屬于該村村民。而且調查組在現場確實發現,該區域目前沒有設立任何警告標識或限制措施,這可能是對居民最大的影響。
調查組走訪了一家已于2005年停產的化工有限公司,發現廠內外仍然堆放著7-9萬鉻渣噸。調查小組通過快速檢測發現,廠區多個廢水池中收集的雨水及滲漏的液體中含有高濃度六價鉻。這說明鉻渣堆的存放還在對當地環境構成持續性威脅。
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仍有約100萬噸鉻渣存放在12個省份。此次云南鉻渣污染事件顯示了先污染后治理發展模式的弊端。為此,綠色和平組織呼吁環保部及相關環保局應該立即對全國所有鉻渣堆周邊環境進行全面評估,也呼吁相關部門對鉻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進行重新審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