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水少、水源單一、水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是東莞的基本水情。而缺水形勢嚴峻,在東莞早已不是危言聳聽。不夠水喝的東莞,曾經試圖從河源萬綠湖調水,而東莞市水務局副局長陶謹周末在做客《陽光熱線》時透露,此前嘗試的河源調水由于技術問題或將成空,從西江調水將是東莞從外拓展水資源的新方向。
陶謹還透露,東莞或將參照廣州等城市做法,將二次供水集中委托給一個公司進行集中管理維護,通過小幅度加水價的方式,專款專用于老化水管的改造,徹底根除因水管老化而水發黃生銹的問題。
焦點1西水東調
“東莞人均占有本地水資源253立方米,遠遠低于廣東省的平均量1700立方米,也低于國際公認的缺水線500立方米,嚴重缺水線標準。而且東莞水資源90%依賴于東江,東江開發應用目前已經達到40%的極限了。今后水資源供需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截至2011年10月21日,東莞水庫總蓄水量為12496 .7萬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17204.4萬立方米)減少約27%.東莞秋冬明春枯水期很可能出現水源性缺水,整個抗旱形勢將十分嚴峻。”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市水務局副局長陶謹羅列的這些數據已經說明了東莞缺水的狀況。按照全省東江分水方案,東莞在正常年份只能從東江分配到20.95億立方米水量,而08年東莞用水總量已經達到21.5億立方米。根據測算,到2012年,總用水量或將超過23.5億立方米。
不夠水喝的東莞,曾經試圖從河源萬綠湖調水。對此,陶謹回應表示,從技術來說,目前河源調度水源到東莞來,跨境的空間距離非常遠。因此,東莞從境外拓源調的“未必是河源水”。
那么,東莞還能從哪里調水過來補充水資源需求呢?陶謹透露,未來將考慮與周邊的惠州深圳水庫聯網,以及從西江調水到東莞。根據規劃,西水東調工程輸水管線總長約95km,初擬引水流量為每日690萬立方米,設計年調水量約20.7億立方米。取水口位于順德龍江的西江干流左岸甘竹灘———東海水道河段,從西向東分水給番禺、南沙后,經虎門分別分水至東莞和深圳。
焦點2莞近半供水管網老化
“家里的水很黃,洗完衣服之后連衣服都是黃的。”市民何女士面臨的這一問題在東莞并不算少數。那么,水發黃、水質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每次接到市民投訴,我們都會去現場監測水質,發現從水廠出來的原水水質都達標了,往往是小區內部的老化管網導致最后到小區的水質不達標。”據初步統計,東莞1 .3萬公里大小供水管道中有約5000公里屬陳舊老化管道。
市水務局供水管理科科長曾韜解釋,東莞目前由市鎮村三級水廠進行供水,市鎮供水水質達標率90%以上,但村級水廠水質合格率偏低。除此之外,由于要通過二次供水才能供應到住宅小區,途中供水管網的老化問題,也是居民用水水質差的最主要原因。
對此,水利部門透露,接下來將會對二次供水管理進行規劃,比如參照廣深做法,委托一個公司集中來管理維護,通過在水價上加2、3分錢的方式,將這筆錢專門用于到戶水管維護更新,專款專用。
另外,遇到水質問題,市民可以撥打96968服務熱線和23028807供水科電話進行咨詢。只要說明具體地址,就可以安排水質監測中心現場監測出廠水和家里表后水再分析原因。
雨后水有異味,其實是消毒味
古先生:我住在萬江共聯社區,為什么每逢下雨以后水質就變得比較差,水變黃,有異味?
市水務局供水管理科:為了緩解市區內澇,一般暴雨過后運河沿線的水閘會開閘泄洪,有一部分污水會流到東江,水源水質會受到一定影響。水廠會適當增加活性炭,提高氯氣消毒處理,有可能會殘留氯氣的味道,這個異味實際上是消毒物的味道,不會影響水質,只是在口感上會受到一定影響,建議把自來水燒開以后再來飲用,沒有問題可以放心。
山泉水,也最好燒開后再喝
黎女士:我現在住在村里,村里有自己的水廠,最近這幾年的水質感覺不太好,有時候衣服洗一下就變黃,都不太敢喝,所以我們附近幾戶村民就一起去羅浮山買山泉水,一桶一桶地裝回來,但是也不知道水質好不好。想問下,我們想檢測一下山泉水,畢竟水是喝下去的。
市水務局供水管理科:山泉水,很多市民都喜歡自己去購買來喝,感覺好像口感不錯,其實我們認為山泉水里面也存在一個問題,因為它沒有經過加工,存在細菌超標,或者地下水源存在重金屬超標的風險。市民購買的山泉水想檢測的話,可以送到市衛生防疫站或者質量衛生監督局、市水質監測中心進行監測。建議燒開來喝是最衛生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