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資13億治理太湖水 有效改善了全市水環境質量
據市太湖辦最新統計:去年,我市共安排太湖水污染防治資金13億元,有效改善了全市水環境質量,為“治太”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我市放眼“治太”全局,連續召開相關會議,制定下發多個文件,全面部署和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市環保、農林、水利、建設等職能部門也制訂了相應的治理計劃和措施。市檢察院、法院、環保局、公安局還聯合出臺《關于辦理水體污染刑事犯罪案件的意見》,用法律手段促進水環境的保護。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采取了控源、截污、清淤、生態修復等多種手段,科學推進“治太”工作。在控源上,我市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管理,關停并轉化工企業18家,關停琉璃瓦企業10家,對640家企業進行了改造提升,對30多家企業進行了技術裝備升級或布局調整,10多家規模企業搬入化工集中區發展。同時,我市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點對沿太湖一公里保護區及9條主要入湖河道兩側畜禽養殖場繼續實施綜合整治,沿漕橋河兩側的27戶已拆除4戶、整治23戶;烏溪港、大浦港沿線禁養區外的14戶已整治到位,基本實現了零排放。我市還全面完成滆湖養殖圍網拆除整治,拆除滆湖圍網養殖3.1萬畝,促進了太湖上游水域的凈化。 在截污上,我市全力實施了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提標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共有11個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17.25萬噸/天。完成了污水納管“513”工程建設,實現新增生活污水處理量3萬噸/天,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2.42%,各鎮平均值達到78.72%。同時,我市完成了建設2座動力式農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50處無動力農戶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此外,為減少太湖“湖泛”發生幾率,我市還加強了水環境生態修復工作。太湖生態清淤一期工程共清淤8.56平方公里、土方185萬方,二期清淤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并且,我市已完成環太湖200米—1000米退耕還林8000畝,以及環太湖主要入湖河道兩側50米生態林4000畝的建設任務;建設了總面積為5908畝的漕橋河、大浦港、烏溪港3個河流濕地工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