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陜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通報今年上半年陜西省6條主要河流水質狀況均有所改善,其中綜合污染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渭河,其次是無定河和延河。其它河流基本持平。
2009年1-6月,陜西省10個地市對全省27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水質監測,共取水23261.121萬噸,水量達標率為100%。6條河流的40個監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57.5%。Ⅳ類至劣Ⅴ類水質占42.5%。滿足水域功能標準的斷面28個,占總斷面數的70.0%。不符合水域功能標準的斷面12個,占30.0%。與上年同期相比,符合Ⅰ類水質的斷面增加1個;Ⅱ類水質的斷面減少了1個;Ⅲ類、Ⅳ類水質的斷面各增加1個;Ⅴ類水質的斷面減少2個;劣Ⅴ類水質的斷面與上年同期持平。
黃河流域:渭河干流水質若以化學需氧量分析,水質已有很大改善,就高錳酸鹽指數看,13個監測點位中,僅有3個為劣Ⅴ類。潼關出省斷面已降至Ⅳ類。國家考核北方河流目前仍以化學需氧量為主。與去年同期相比,Ⅱ類水質與去年持平,Ⅲ類水質增加了1個,Ⅳ類水質減少了1個,劣Ⅴ類水質與去年持平。水質類別無明顯變化,但污染物濃度有所下降。延河水質以Ⅳ類水質為主,為輕度污染。與上年相比,河流水質有所好轉,五個監測斷面均為Ⅳ類水質。無定河干流水質均符合本省水質功能標準,為輕度污染,與去年同期相比無明顯變化。無定河支流水質為輕度污染,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略有好轉,主要原因是榆溪河三岔灣斷面氨氮濃度有所下降。
長江流域:漢江水質優,以Ⅰ~Ⅲ類水質為主,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變化。丹江水質優,以Ⅰ~Ⅲ類水質為主,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變化。嘉陵江水質優,以Ⅱ類水質為主,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