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廣州8月12日電(記者周羽 周偉琪) 2008年度的廣東省水資源公報表明,2008年廣東省廢污水排放總量120.6億噸,其中有91.4億噸最終成為入河廢污水,入河廢污水量比例大,令人擔憂。
近日發布的《2008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顯示,2008年廣東省廢污水排放總量120.6億噸(不包括火電直流冷卻水排放量和礦坑排水量),比2007年減少4.3億噸,減幅為3.4%。據悉,廢污水排放量是指城鎮居民生活、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排放的廢污水量。
公報顯示,2008年度120.6億噸廢污水排放總量構成是:工業、建筑業廢水占58.9%,生活污水占41.1%。與前年工業、建筑業廢水占60.4%,生活污水占39.6%的構成對比,工業、建筑業廢水比重縮小,生活污水比重加大。
其中,廣州、東莞、深圳、佛山蟬聯前四名廢排大戶。2008年廢污水排放量最大的是廣州市,達24.0億噸,其次為東莞市13.2億噸、深圳市12.5億噸、佛山市11.6億噸,其余各市排放量在1.2億噸至6.6億噸之間。這組數字表明,廣州、東莞、深圳、佛山這類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以犧牲水環境為代價的問題依然很嚴峻。
公報顯示的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數字是入河廢污水量比例大。入河廢污水量是指排入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體的廢污水量。公報顯示去年廣東省120.6億噸廢污水排放總量中,有91.4億噸最終成為入河廢污水,占年度廢污水排放總量的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