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從環保部門了解到,自擴大內需政策出臺以來,環保部門對存在環境隱患的14個化工、石化、鋼鐵、火電、造紙等項目實行了暫緩審批或者是不予批復,這些項目所涉及的投資金額達1040億元。
自中央出臺關于擴大內需、促進增長部署以來,截至2月底,環保部門共受理了環評申請194個,同期批復了246個,涉及到的項目總投資是9700多億。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53個,總投資2800多億元。
對于14個項目未通過環保審批的原因,環保部官員指出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雖然符合產業政策,但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還未論證清楚,不予審批。例如,一個石化項目因對水資源的影響的論證不清楚而未被審批。二是,對于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例如鋼鐵制造),上新項目前未完成老項目的節能減排,暫緩審批或不批。如何在保增長、擴大內需的同時,保證節能減排措施的落實,這是環保部門目前考慮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據了解,環保部曾提出“四個不批”:對于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環境污染嚴重,產品質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沒有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項目,一律不批。
中投顧問指出,如何在保增長、擴大內需的同時,保證節能減排措施的落實,這是環保部門目前考慮的重中之重的問題。環保部門在擴大內需背景下絕不降低環保要求,顯示出國家對環保問題的堅定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