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這是水利部部長陳雷在2月14日的全國水資源大會上發出的動員令。在隨后的19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環境領域最大的科研項目——“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正式啟動。
2月25日,《華夏時報》記者從水利部水資源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了解到,這次啟動的“水專項”,政府概算經費雖然只有300多億元,但以此為基礎,我國水利、水務方面,將有超過萬億的投資空間等待釋放。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國內外水務公司參與角逐。
萬億商機待下單
“1萬億的投資還只是政府預算,不能將它與市場需求等同。”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2月26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幾年,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加速和水專項的推進,中國水務市場的投資高峰值約在2萬億左右。
專家對水務市場的容量推算,與官方的數字大體相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按中央要求,從2009年開始,3年之內,全國90%以上縣城都必須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對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的投資約需1萬億人民幣。如果再加上供水、中水回用、排水、水污染防治、南水北調工程、節水用具的研發推廣等,總數將不會少于2萬億元。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投資額最多、涉及面最廣、受益面最寬的一項投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水務處曹燕進處長告訴本報記者,在中國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對廢水處理的不足。
據介紹,最近幾年,中國的水務市場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今后,中國整個水務市場年增長率將提高至15%左右。其中,規模性調水項目、水環境污染治理以及水源網絡建設等,都將吸引巨額投資。
外資“陽謀”中國水權
在市場需求的巨大刺激下,國外主要的水務企業,如比較著名的法國威力雅、蘇伊士,還有柏林水務、GE等,都伺機而動。
“目前中國對城鎮供水實行的是特許經營制度。”曹燕進說,在此制度下,國際上常用的B.O.T建設-運營-轉讓運作模式也被移植到中國。盡管B.O.T模式需要大量資金,但這種方式并不需要政府出錢,因此在與內資企業競爭時,外商更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青睞。
威立雅公司網站的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威立雅水務已在中國的20個地區擁有21個正在運營的項目,且大多在一線城市,所占股份均在50%左右,合同約定的經營年限大多在25-30年。威立雅對中國市場的開發,多數以溢價收購的方式進行。
在中國的21個項目中,威立雅最近的一次資本收購選擇了缺水少雨的甘肅。當時為競標蘭州水務集團49%的股權,在3家中外資水務公司的角逐中,威立雅以遠遠高于首創股份[5.47 -0.36%]6倍的投標價17.1億元中標,凈資產溢價達到280%。雙方合資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將擁有蘭州市自來水30年的特許經營權。僅僅過了兩個月,在爭奪海口水務集團49%的股權轉讓中,威立雅又以9.5億元的懸殊報價勝出,超出競標各方的報價40%以上。
其實,以威立雅為代表的溢價收購早有先例,代表性事件是威立雅此前斥資約20億元,以凈資產的3倍溢價,收購了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開創城市水業溢價收購的先河。之后,柏林水務聯合體以4.8億元的轉讓價格,收購資產原值只有2.6億的合肥市郊的污水處理廠。
不只是威立雅和柏林水務,法國蘇伊士、英國泰晤士水務、陶氏化學等世界水務巨頭,對中國水務市場也表現出了相同的熱情。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外商在中國的投資領域中,水務市場以24.48%的利潤率高居榜首,超過IT業、金融業。
外資的果敢收購,在攪動了中國水務市場的同時,業內部分人士對外資水企異動的真實動機表示關注。
“很多城市將會因此喪失水權,中國水業堪憂。”中國水業改革與發展專家組成員李智慧博士向記者表示,國際水務巨頭在收購了當地水務公司股權后,占有了當地的水資源,在未來水價上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甚至是壟斷權,而且國家的水務戰略安全也會因此留下隱患。
中外企業開始布局
國際水務巨頭在中國攻城拔寨,中外資企業之間開始出現競爭。傅濤表示,外資的大舉進入,激活了中國的水務市場,尤其是當我國推出水務領域多元化投資政策后,國企和外資更是爭相布局中國水務市場。
格局的改變從天津創業環保集團開始。創業環保先是以控股子公司杭州天創為平臺,出手8.6億元收購杭州七格污水處理廠,接著向全國拓展。到目前為止,已成功進入貴州、湖北、江蘇、安徽、云南、浙江等省。
“ 有時候也會出現十幾家公司競爭同一個項目的情況。”首創股份副總經理郭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前幾次與外商競爭落敗的案例,促進了首創的自我調整,他們正以華東和京津冀為據點,相繼完成在江蘇、陜西、浙江、廣東、安徽、山東以及深圳等地的水務布局。最近的一次,首創股份為落實與湖南省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連續與株洲、吉首等地簽署三個污水合作項目。“我們力爭到2010年實現1500萬噸的日處理能力,進入世界水務行業前列。”郭鵬表示。
除了企業,國際投資組織也加入到中國水務市場中來。世界銀行項目代表Paul.K這次在參加“中國水務國際研討會”時透露,世行在中國水務領域已經投資了31億美元、22個項目。今明兩年里,世行還將投資11億美元,而且其投資領域將從目前的沿海地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這種趨勢不可逆轉。”傅濤向記者分析說,前一段時間,由于公眾對外資溢價收購中國水務的質疑,再加上金融危機,外資的激進有所收斂,但這只是暫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