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缺水已成為制約該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經濟快速發展與水資源嚴重短缺、整體性缺水與局部水患、地下水超采與用水浪費、優化水資源配置與體制機制障礙等一系列矛盾,河北省水利部門積極實踐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從優化配置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創新節水新機制、加強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積極破解水資源短缺難題,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資源型缺水的省份,引進外流域水勢在必行,河北省以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為契機,圍繞利用好引江水、引黃水,加快了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抓緊構建“兩縱六橫十庫”供水網絡體系,通過在河渠之間建設溝通工程,使河流、水庫的水資源能夠調劑余缺,最優配置。
在抓好引江、引黃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的同時,省內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也同步進行。目前,著手實施從石家莊崗南、黃壁莊水庫向衡水湖調水工程,規劃論證從保定王快水庫向廊坊調水工程。一些市也積極開展區域水網建設,如邯鄲市先后投資1.2億元,建成了南部水網一期工程。
河北省農業用水占全省用水量的70%,為了節約保護、合理開發、充分利用水資源,河北省多措并舉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為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河北省把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點放在總結經驗、建章立制上來,并創建節水機制。一是探索農業提補水價機制;二是探索工業萬元增加值約束性指標機制,全省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77立方米減少到2008年的59立方米;三是探索污水排放生態補償機制。河北省每年排放污水約20億立方米,經處理可利用中水約10億立方米,目前利用中水不足1億立方米;四是探索同區同價水費機制,河北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本地水外來水、地表水地下水、常規水非常規水的水價,對城市供水實行同區同價,引導城鎮用水戶優先使用地表水、外來水、非常規水。
實施主要流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方案,加強水資源實時監控體系建設,推進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控制。加強水資源論證,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審批制度,管理好重點水行業和用水大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