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晉城在線2008年4月16日訊 晉城將率先在煤化工行業中推行生產工藝廢水零排放,4月16日下午,我市召開在全市煤化工行業中推行生產工藝廢水零排放專項會議,就推行工作做了動員部署并簽訂了責任書。 副市長賈聯亭主持會議并與各煤化工企業簽訂了生產工藝廢水零排放目標責任書。 我市是全國重要的無煙煤產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我市的煤化工產業迅猛發展。“十一五”時期,國家將我市確定為全國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更是將我市的煤化工產業發展推上了快車道。截止去年底,我市已經形成了292萬噸大顆粒尿素、38萬噸甲醇的生產能力。按照“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市將形成600萬噸尿素、200萬噸甲醇、40萬噸二甲醚、10萬噸煤制油的生產能力。而作為高耗水、重污染的產業,煤化工的不斷發展,在使我市離全國重要煤化工基地的目標越來越近的同時,也給我市的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而水環境的問題尤為突出。數據表明,目前我市的兩條主要河流丹、沁兩河納污量均已達到飽和,特別是丹河更是已遠遠超出其環境容量。同時,作為一個匱水地區,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還將進一步加劇我市的匱水形勢,推廣生產工藝廢水零排放已是勢在必行。 據了解,即將在我市推廣的合成氨廢水零排放工藝,是氮肥協會向全國推廣的利用膜技術處理循環冷卻水實現生產工藝廢水零排放技術,在技術上已基本成熟,在石家莊正元化工集團使用后,目前已在三峽庫區、淮河流域及一些省市的50多個企業采用。專家預測,如果在全行業有條件的企業推廣這種技術,每年可節約的冷卻水量可達10億立方米。針對在我市推廣使用該技術,此前,我市環保部門已多次聘請專家、組織隊伍赴石家莊進行了考察,并經過了多方論證。 按照要求,推廣工作開始后,我市已建成投產的煤化工企業將開始限期治理,在建項目投產前必須達到零排放,擬建項目將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工藝廢水零排放將成為審批核定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