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天津視窗2008年12月26日訊在獲得兩項天津市第一批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的基礎上,由天津工業大學承擔的“天津市大學軟件人才基地及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和“污水處理及資源化技術集成應用及裝備產業化”兩個項目,又被列為天津市新一批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這些重大項目的獲得,與天津工業大學50年來堅持走產學研創新之路是分不開的。
學校始終堅持特色興校,緊緊圍繞產學研相結合,凝練特色學科方向,形成特色優勢,實現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服務經濟社會建設“三位一體” 的科學發展。比如,在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材料學科方面,學校積淀了40余年的學科底蘊,形成了以膜材料及其分離技術為特色優勢的學科方向。圍繞這一方向,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內的完整的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圍繞膜材料及其分離技術做科研,培養了一大批業內知名專家;在學科建設方面,注重將學科特色轉化成優勢,獲得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天津市等重大科研項目;在服務經濟社會建設方面,利用學校膜天膜公司這個平臺,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天津市乃至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該校副校長肖長發說:“膜技術方面先后取得的兩項天津市自主創新重點項目,本身就是一個科研不斷深化的過程,前一個是做材料,是前提,后一個是應用,是目的。總起來說,學校兩大項目的取得是在前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積累了雄厚科研基礎上取得的,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據了解,天津工業大學為培育自身的科研優勢,在人才引進、資金資助、搭建平臺等方面,對于那些具有較大發展潛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研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目前已經逐漸培育形成了“紡織復合材料”、“中空纖維膜分離技術”、“特種功能纖維技術”、“紡織油劑助劑”、“半導體(LED)發光材料”、“機電設備集成制造”等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的特色科研優勢,并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鏈、學科鏈、產業鏈,確保特色轉變成推動學校發展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