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紡織網2008年11月25日訊 冠華針織廠坐落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進入廠區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生機勃勃、一派繁忙的景象。面對忙碌的工人,公司總經理王炳慨告訴記者,雖然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紡織行業整體吃緊,可冠華現在卻一直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訂單充足。冠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一大優勢,就是擁有業內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增產不增污。 來冠華之前,記者對冠華的“治理污染、節能減排”的“大動作”就有耳聞。當記者問及冠華為何要建這么大型的污水處理廠時?冠華領導層表示,政府對企業排污有明確的限制,批給你的排污量是多少就多少。如果僅為滿足眼前的產能來治污,當時的資金壓力雖小,卻無法擴產,到市場形勢對你十分有利時,你也不能做大。從今天看來,若冠華因環保不達標被停產三到五天,那損失將異常慘重。所以,冠華的污水處理廠要建這么大這么超前,是因為必須有突破,否則就沒有將來。 冠華自建廠以來,不斷增資擴產,延伸紡織產業鏈。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工業污水、能源和廢氣問題,公司2005年不斷加大了資金投入,投資2億多元興建了大型污水處理廠,冠華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反滲透處理技術和生化處理濃縮液,實現了廢水資源化,處理后的水質完全符合生產要求,使70%的漂染廢水回用于生產,僅30%的污水經處理后排放,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曾將該水送德國權威檢測機構 CHTR.BEITLICH GMBH 檢測,得出的結論是:“good water”。近幾年來,冠華每年的產值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實現了增產不增污。 記者在冠華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座業內最大、設施先進的大型污水處理廠旁邊,圈養了200多頭肥豬。面對記者的詢問,王總伸手從污水池中提起了一串細菌生長房,他解釋說:我們利用豬的排泄物來喂養凈化污水池里的細菌,而牲豬則用來改善職工伙食,或賣掉作為職工福利基金,這樣就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食物鏈,就連豬糞也為治污派上了大用場。剛才還是氣味難聞的各色污水,在經過一道道生化程序處理后,很快就變成了如我們手中飲用的“純凈水”。在冠華排向潭江的排污口,記者看到從排水口出來的水比潭江水還清澈!

正是在環保上的超前意識和行動,冠華輕而易舉地跨越了紡織企業作為傳統污染企業在發展上的障礙,順應了國家有關部門減排降污的總體要求,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并提前三年完成了“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目標,為業界樹立了典范。同時,公司實現了成本得大幅度下降:經過水、電的節能,冠華目前每噸布的成本中,水電消耗費用比其他企業下降了30%左右,從而贏得了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冠華的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曾多次受到國家環境保護部和省、市環保部門的高度評價與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