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專家研究出治理水環境污染新方法
這樣的東西看起來很簡單,黃褐色的。但是如果噴灑在水質惡化的水面上,一大片水面漸漸地將變清爽。
“目前已經開始推廣使用,這應該是未來治理被污染水環境的一個新方法。”不久前,南京專家研制出針對水體污染的微生物制劑“水可爽”。也許,有了這樣的制劑,富營養化的水體治理將變得不再艱難。
從自然中來 到自然中去
茆健強是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幾年來,他和同事們一直專注做這個項目的研制工作。
他仔細琢磨,通過不停的對比悟出了一個簡單的老掉牙而又非常深刻的道理,你說這千百年來,大自然中的水怎么就能一直保持清澈。比如說,一個水庫它也有雞啊鴨啊的,但水庫的水為何總能保持清澈。
作為研究水體的專家,他們當然知道這是水體的自凈作用,大自然擁有這種能力,就是源于水體中天然有益菌,“這些有益菌將水體中有害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降解掉,水質便得到改善。
茆健強覺得,只要能把這些有益菌珠收集起來再進行培養,像壓縮餅干一樣,讓有益菌成百上千萬倍地增長,然后再投放到受到污染的水體中去,就成功了,“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在人工條件下擴繁這些有益菌的數量,實現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的過程,徹底治理污染。”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他們終于掌握了這種技術,并在2005年開始投入生產。
生產“治污劑”有13道工序
在江寧祿口的機場高速公路邊上,有好多片水面連接著,非常壯觀,這里就是茆健強他們的研究生產基地。水岸邊,有一處廠房,工人們正在生產“治污劑”,而這種治污劑被茆健強他們稱為微生物制劑“水可爽”。
“它的原理是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養殖水體的富余營養鹽類,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同時不造成二次污染。”茆健強領著記者進入生產區域,同時介紹著。
這是一處由密集管道和罐體連接,并完全自動化操作的生產車間,“我們先在自然界的水里篩選出天然有益菌株,然后采用全封閉深層液體發酵工藝生產。”茆健強說,他們這里的深層發酵工藝是最先進的,通過發酵,讓這些有益菌實現成千上萬倍增長。
經過幾天的發酵后,工人們將這些半成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最后包裝起來,由于是液體,他們一般用5升桶裝。但由于固體更方便使用和投放,因此他們還同時將液體制劑進行納濾濃縮,并經過固體發酵使液態微生物制劑變成固體制劑,這樣運輸、使用起來都方便多了。
“這里面一共要涉及到13道工序。”工人們介紹,每道工序都非常嚴格,溫度和濕度都要控制好,既要保證有益菌快速擴張又要保證成活率。
治理污染效果比較好
茆健強他們制出這種微生物制劑后,就在鐘山景區內的一處小湖泊進行了試驗,結果發現效果明顯,水體中藍藻得到了有效控制。他們還在浙江一些公園內的水體進行了試驗效果也非常好。
單從治理的角度看,專家們對微生物制劑很期待,希望能通過他們的努力消除現在的許多水體污染,這種辦法應該是未來河道湖泊污染治理的一個方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