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高從堦:我國海水利用技術漸趨成熟

高從堦:我國海水利用技術漸趨成熟

信息發布:中國水工業網 發布時間:2008-11-27 瀏覽次數: 更多

   據中國海洋報2006年10月24日訊海水利用技術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等。作為解決當前資源匱乏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海水利用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為此,記者專門就國內外海水利用,特別是我國的海水利用技術及應用情況采訪了我國著名海水淡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

     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當前海水利用技術的發展背景及發展過程。

     高院士: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特別是沿海地區缺水表現更為突出。向占全球水總儲量96.5%的海洋要水,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技術,是解決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的重要舉措。同樣,海水淡化技術一旦應用于苦咸水、廢水的處理等,對解決我國中西部地區水資源問題也將大有作為。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為解決“水危機”,美國專設鹽水局,不斷推進水資源和脫鹽的技術進步,到目前已投入約20億美元。日本也成立了造水促進中心,推動海水淡化事業發展。到目前為止,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接近4000萬噸,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總量每年約 6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

     我國海水淡化研究始于1958年海軍和中科院化學所合作進行的電滲析技術研究。1967 年~1969年開展的全國海水淡化大會戰,也為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餾法等海水淡化技術打下了基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日益嚴峻,海水淡化進入了大發展期,并從2000年開始走向規模化應用。

     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海水利用技術發展迅速。這期間,我國取得了哪些突出進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哪里?目前需解決的突出問題是什么?

     高院士:我國海水利用經過40余年發展,技術基本成熟,并初步具備產業化發展條件。尤其是2005年《全國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的發布,為海水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海水淡化在蒸餾技術和反滲透技術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海水淡化水日產量約5萬噸,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已達10萬噸/時的示范規模。

     可以說,我國海水淡化綜合實力緊跟世界先進水平,但在某些具體方面仍存在差距。如自主研制的反滲透膜脫鹽率僅99.3,而國外已達 99.8,大部分膜還需進口,能量回收裝置和高壓泵也依賴國外。未來,應側重于改進和做出自己的海水淡化膜、能量回收裝置和高壓泵,并占領部分市場。同時,應進一步優化設備結構,更好利用高品位熱能,實行海水綜合利用,進一步降低成本。在海水循環冷卻方面,主要的問題是降低成本和改進結構,以及防腐劑的研究等。海洋化工方面,還應該增加新品種的研究。

     記者:您認為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高院士:海水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低品位體系,這不僅要有單項技術的突破,也應考慮綜合利用。因此,未來的海水利用必將走向集成技術和過程優化。海水淡化方法的集成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海水淡化方法本身及方法間的集成;二是能源與海水淡化過程的集成;三是“發電—海水淡化—綜合利用”的深度集成。而優化是指通過對所有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統籌,確定系統中物流、能流的所有可能的匹配關系,構造出集成系統的超結構模型,然后選定合適的目標函數,如總費用最小或淡水生產成本最低,在給定的條件下進行優化求解。

     記者:據了解,海水淡化過程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請問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可采取哪些措施最小化這種影響?

     高院士:海水利用是一個耗能的過程,每生產1立方米海水淡化水,至少要耗電3千瓦時~4千瓦時,相應地要排放2千克二氧化碳。海水淡化的回收率一般在 40%~50%,這意味著50%~60%的濃海水要排回大海。因此,必須選擇一種合適的技術來確保鹽水合理的擴散和最小化對海洋的不利影響。通過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對濃海水綜合利用,或用冷卻水和海流攜帶、污水稀釋及海中噴射分散等方法處理;盡力采用新的集成工藝并深入進行過程優化,使海水淡化的能耗、濃海水排放、占地和噪音等對環境、生物和生態等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在建立新的淡化廠或是增加已有淡化廠的生產能力之前,要進行全面的環境評估來降低淡化廠消極影響。

     記者:請您從科研角度談談我國未來應從哪些方面促進海水利用技術發展?

     高院士:目前,我國海水利用在國際上是有競爭力的,推廣海水利用技術是可行的。未來,我國海水利用技術應以自主技術為主,消化吸收為輔;注重能力建設,以使該技術不斷地向工藝簡便、高效節能和清潔生產的方向邁進;強化產業化技術支撐體系,產業化和示范工程可采用政府投入與社會資金相結合的模式;政府管理方面,應構筑政策、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鼓勵企業界的介入,促進海水利用產業發展,并參與國際競爭。





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1024香蕉视频| 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一级毛片www|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jlzz大全高潮多水老师| 国内精自品线一区91| 97视频久久久|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 适合一个人在晚上偷偷看b站|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色噜噜视频影院|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 亚洲成年www| 旧里番yy4480在线高清影院|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 日日夜夜综合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视频|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看|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日韩免费高清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俄罗斯精品bbw|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www.九色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12p|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