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日報2006年10月23日訊 昨日,市供熱辦公室在河西區小海地供熱中心舉行利用再生水供熱啟動儀式,參加儀式的國家科技部、建設部及市建委、市科委、市發改委的有關負責人和科技人員在儀式結束后舉行座談會,一致對這項可大量節約寶貴水源、降低供熱成本的新技術給予肯定,并要求大面積推廣。 小海地供熱中心的供熱面積達200萬平方米,該中心采用的“雙膜法處理二級出水回用于供熱系統成套裝置”,是由本市自主研發、已獲得國家專利的新技術。該裝置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中水)替代自來水或地下水,用膜法替代傳統離子交換法,使處理后的中水達到鍋爐和供熱管網用水的標準。該裝置占地小、自動化程度高、供水水質穩定、節省勞動力和化學藥劑。經去年在河西區灰堆地區5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進行試用,一個供熱季節每平方米供熱面積可節約自來水66公斤。小海地供熱中心采用中水供熱后,每個采暖季節可節約自來水13.2萬噸。為盡快推廣這項成果,市供熱辦經與有關部門反復協商,決定依據現有中水管網和供熱鍋爐房的布局,今年將陸續在金谷園、紀莊子等其他5個供熱站推行這一技術。待7個試點全部使用中水后,每個供熱季節可節約自來水56萬噸。若全市的供熱鍋爐房全部采用這一技術,每年可節約自來水600萬噸,并由此降低運行成本,大大有利于本市供熱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