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環衛系統首個中水處理設備在河北區環衛局正式投入使用,其污水處理能力為每天10噸。這些中水在清洗馬路、澆綠地、工業建筑等方面將派上大用場。 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推行中水回用處理已成為解決城市用水的重要途徑。近日,本報記者現場直擊了中水處理的全過程。 推開中水“培育室”大門,一股淡淡的漂白粉味迎面撲來。三個圓形塑料儲罐由大到小依次排開,最后連接在整套系統的主體設備——MBR箱上。“培育室”門邊立著一個控制柜,只要按一下上面的按鈕,整套設備就可以運轉起來。 據河北區環衛局安技科的盛冠宇介紹,中水處理的水源主要取自淋浴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這些生活污水通過地下管道,首先進入屋外的地下收集池,收集池內裝有兩個重要設備——鼓風機和毛發分離器。為了不讓進入池內的污水凝固,鼓風機會一直工作;而毛發分離器的作用就是將污水中的毛發等固體雜質排除出去。 隨后,污水進入高大的主體設備——MBR箱,在這里,污水將進行膜分離處理,之后污水就基本變清了,然后進入連接在MBR箱上的小號塑料儲罐進行消毒。經過這兩道程序,污水就可進入最大號的中水儲罐。至此,污水就徹底成為可循環利用的中水了。 另外,為了讓設備運轉達到最高的精確度,整套系統還設有檢驗過濾膜與清洗過濾膜的裝置。為保證過濾效果,過濾膜每個月都將進行一次藥物清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