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氣環境質量概況與污染防治新思路
文件大。0.75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6-09-13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經濟結構 科學發展觀   |
【摘要】 | 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 0 % 左右 |
【部分正文預覽】 | 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途徑,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 0 % 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 0 % ”的約束性指標。“十一五”時期,我國以強化節能減排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在節約能源和大氣污染物減排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基本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約束性目標。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呈現著逐漸好轉的趨勢,煤煙型污染正逐步得到緩解,但酸雨的強度和空間分布區域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由于O 3 和P M 2 . 5濃度不斷增大而引起的大氣復合型污染日趨嚴重。面對諸多大氣污染新特點和新問題,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實施氮氧化物總量控制、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健全空氣質量評價體系等新思路和新措施將應用于“十二五”期間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