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理論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治理模式研究
文件大小:0.21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6-09-13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農業灌溉 灌溉治理制度 灌溉效益   |
【摘要】 | 農業灌溉的效能主要取決于水利工程設施的投資規模、灌溉技術水平和灌溉治理制度等三大因素。灌溉設施的規模和灌溉技術水平決定著灌溉效益的上限,而灌溉的制度安排決定著灌溉的實績,并由制度內生出水利工程的規模和灌溉技術水平。 |
【部分正文預覽】 | 農業灌溉的效能主要取決于水利工程設施的投資規模、灌溉技術水平和灌溉治理制度等三大因素。灌溉設施的規模和灌溉技術水平決定著灌溉效益的上限,而灌溉的制度安排決定著灌溉的實績,并由制度內生出水利工程的規模和灌溉技術水平,甚止可以說灌溉制度規定了人們在這方面的一切行為。新建水利設施和創新灌溉技術是代農業所必需的,而對現有設施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維護使之良性運轉仍是中國目前更為現實的選擇,推行使設施可持續利用的治理模式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通過對既有小型水利設施治理模式的比較研究,提出科學合理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治理模式,并大力推進之,對于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的作用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