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垃圾運輸距離不斷增加,作為垃圾收集系統與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回收系統之間的重要銜接部分,垃圾中轉站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應運而生[1-3]。然而,垃圾中轉站由于在垃圾集中、壓縮過程中,會產生相當于垃圾總量的10%~30%的滲濾液,其成分復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含量高,CODCr 常高達30 000~180 000 mg/L[4,5],此外還含有很高的硫酸根、氮和磷等其他污染物質。因此,滲濾液的處理十分必要。厭氧處理技術因其運行成本低、投資低而成為高濃度有機廢水預處理首選。但傳統厭氧處理技術處理效率較低、運行時間長,制約了其在中轉站等本身占地較小地區的應用。
零價鐵作為一種易得的還原性金屬,能夠降低廢水厭氧過程中的ORP,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厭氧反應的效果[6]。目前,在厭氧過程中投加零價鐵的方法已經在一些廢水處理中得到應用,如高硫酸鹽廢水[7,8]、偶氮染料廢水[9]以及硝酸鹽[10-12]處理中得到應用,并顯著改善了廢水的COD 去除效果。綜合考慮零價鐵的作用。本文以中轉站滲濾液為研究對象,采用零價鐵強化厭氧進行處理,使其能縮短可能的反應時間等,并對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影響因素和機理進行了討論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