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處置產業是從垃圾處理行業中衍生出來 的,垃圾滲濾液處置是垃圾處理處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配套環節。垃圾處理處置無論采用焚燒發電還是衛生填 埋,均需要對垃圾滲濾液進行專門的處理。2003年我國 第一套垃圾滲濾液處置設施在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開 始啟用,至今已經走過近十年的歷程。 根據環保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設市 城市和縣城共建有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076座,其中, 衛生填埋場919座,焚燒廠119座,其它處理設施38座[1]。 根據抽樣調查得知,目前國內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 一般占垃圾填埋量的35%~50%,部分設施因雨污分流做 得不好,產生的滲濾液超過垃圾填埋量的50%以上。垃 圾焚燒廠產生的滲濾液一般占垃圾焚燒量的25%~35%,部分地區在35%以上。以平均30%計算,2010年產生的垃 圾滲濾液為0.663億噸[2]。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 末,全國縣級城市均須建成1個以上的垃圾處理設施,垃 圾滲濾液處置設施將普及到全國800多個縣城。垃圾滲濾 液處置產業在今后幾年將獲得迅猛發展。 目前,垃圾滲濾液處置是我國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 和管理過程中最為薄弱的環節,抽樣調查顯示,真正能 按照(GB16889-2008)標準穩定達標排放的垃圾衛生 填埋場不足20%[3]。垃圾滲濾液處置設施能否安全高效 運行,不僅關系到投資效益與生態環境的安全問題,而 且是關系到整個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發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