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圖解法、最大值法的計算結果與經驗公式法的計算結果有差異 ,但經驗公式法的安全性較差 ;最大值法與圖解法安全性相同 ,但最大值法因省略了一系列計算和制圖環節而使得計算簡單。推薦使用最大值法。
正文:
為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節水和污水資源化的同時, 城區雨水利用已被提至議事日程。雨水利用方法之一是使徑流經土壤滲透、凈化后涵養地下水。此法簡單可行且有減小城市熱島效應、增加土壤含水量、調節城市氣候和生態環境等作用, 因此倍受重視。
城區常用的滲透設施有綠地、滲透地面( 多孔瀝青地面、多孔混凝土地面、嵌草磚地面等) 以及地下滲透池、管、溝、渠等[1] 。在用地受限時, 地下滲透設施有其優勢, 在新建和已建小區中, 較多使用滲透管溝。
滲透管溝的計算方法有多種, 但均基于水量平衡原理, 即對于某一設計降雨重現期, 徑流量、滲透設施的滲透量和貯存量三者之間應達到平衡。已有文獻介紹了圖解法[2] 和經驗公式法[3] 。經實例比較后認為使用圖解法比較安全[4], 但圖解法較繁瑣,在作圖過程中還會有誤差。經研究, 推出計算新方法 最大值法。它具有圖解法的優點, 但省略大量的計算和作圖, 使用很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