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環保 產業政策的日趨完善,我國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 的地位顯著提升。從產業規模上看,我國環保產業年產 值已從1998年的396億元上升至2011年的1.1萬億元(數 據來源:2012中國綠色經濟高峰論壇),尤其是在“十 一五”期間,我國在環保產業的總投入達2.16萬億元,中 央財政直接投入1672億元,產業年產值得到迅速增長[1]。 從產業鏈發展上看,我國環保產業已從初期以“三廢治 理”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逐漸向環保節能產品、 環境服務、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延伸。2012年國務院發 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將節能環 保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提出將重點發 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設備、產品和服務。隨后印發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 業發展規劃》,詳細指出了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關鍵技術和具體路線。 從發展階段、投資力度和政策環境來看,當前正是 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現階段我國環保產 業“補償性”特征明顯,短期內仍以集中于末端治理的 傳統環保產業發展為主導,缺乏從戰略新興角度對環保 產業進行的解讀。本文從戰略新興視角切入,指出目前 我國環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配套 發展對策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