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中和鐵氧體法處理高濃度含銅廢水的研究 |
文件大小:0.3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6-05-0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鐵氧體法 含銅廢水   |
【摘要】 | 通過實驗研究鐵氧體法處理高濃度含銅廢水的工藝條件。結果表明:在pH=10.0、n(Fe2+)∶n(Cu2+)=10、n(Fe3+)∶n(Fe2+)=1.5∶1、反應溫度為30℃、攪拌時間為15min 的條件下,效果最佳。 |
【部分正文預覽】 | 銅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但過量的銅對生物體有害。如果用高濃度含銅廢水灌溉農田,不僅會造成水稻和大麥生長不良,還會污染糧食籽粒〔1〕。銅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高濃度含銅廢水,銅在廢水中主要以硫酸銅等形式存在,這些廢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污染。《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7—2010)規定,銅工業生產廢水中總銅低于1 mg/L 允許間接排放。目前,含銅廢水的常用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化學沉淀法、電解法等〔2〕。常溫中和鐵氧體法是化學沉淀法中的一種, 處理廢水過程中產生的銅鐵氧體是一種硬磁材料, 主要用于電信器件中的錄音器和各種儀表的磁芯等。目前國內采用這種方法處理高濃度含銅廢水的研究較少, 本著保護環境及廢物資源化的目的, 筆者對其處理高濃度含銅廢水的效果及工藝條件進行了研究, 為高濃度含銅廢水的處理開辟了良好前景。 |
|
| ||||||||||||||
|
|||||||||||||||
|
|||||||||||||||
|
|||||||||||||||
【打印本頁】 |